今年以来,A股同日本股市的联动性已经变得有迹可循,大洋彼岸一丁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A股相关概念躁动不安。
日本CRO概念股暴涨,中国的泰格医药跟着春风得意;日本移动游戏公司Gung-Ho股价一年暴涨60倍,中国手游产业也在市场暴跌中强势崛起;这一次“柔性电路板”概念股又跟着日本沾光了。
概念崛起
周一柔性电路概念股再度上攻,截至收盘中京电子涨停,其他相关股票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。其实早在上周五,柔性电路板概念就已经爆发,其中超华科技、中京电子、丹邦科技、德润电子纷纷涨停。
消息面,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只有食品保鲜膜1/5的厚度、重量上比羽毛还轻的柔性电路,这为医生提供了未来将传感器植入人体内的可能。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其实,柔性电路(FPC)早已经不是新奇的东西,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发展航天火箭技术发展而来的技术。FPC只是比较特殊的PCB(印刷电路板),而PCB本身是个毛利率极低的红海市场。
据悉,低端PCB(4层以下)进入壁垒相对不高,竞争比较充分,集中度较低,受下游整机降价的压力,产品价格经常面临下游厂商压价的挤压。而高端PCB(HDI等)技术、设备、工艺等要求很高,进入壁垒较高,扩产周期较长,在中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
研究人员表示,这种在超薄薄膜上的设备是独一无二的,因为即使将其揉成团或拉伸,仍然可以工作。这种电路可以用于监控各种身体数据,比如体温、血压以及肌肉或心脏电子脉冲等,同样这种技术联系到传感器上,未来的一天总会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。目前有名的医疗传感器通常使用硅和其他相对刚性的材料,可能会导致使用者产生不适感。
随着当前可穿戴设备的兴起,柔性电子产业化的需求更为迫切,因此柔性电子产业将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、实验室领域,而是进入到产业化,也就意味着进入到业绩释放的产业周期。
谁最有竞争力?
其实每次新概念炒作,但凡跟概念沾点边的股票都会呈现飘逸绝尘的走势,不管是真有实力还是虚晃一枪,先涨停再说。
随着柔性电路概念炒作渐入佳境,各种沾边的、不沾边的公司都声称要做或即将要做“柔性电路”的,想红的心真是天地可鉴,日月可表。
为了享受柔性电路概念的红利,上市公司纷纷表态,拒不完全统计:超华科技在互动易表示,柔性电路板是公司经营范围之一,公司有对柔性电路板生产的工艺技术研究和经验等;中京电子拟斥2.8亿“掘金”柔性线路板;丹邦科技专注于FPC、COF柔性封装基板及COF产品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致力于在微电子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柔性互连解决方案;得润电子在互动易表示,公司的柔性电路板是可以应用于穿戴设备配套的。 |